2008年9月30日 星期二

我對佛說....


我對佛說...


我對佛說:讓我所有朋友永遠健康快樂~!

佛說:只能四天~!

我說:好,春天、夏天、秋天、冬天。

佛說:三天。

我說:好,昨天、今天、明天。

佛說:不行,兩天。

我說:好,白天、黑天。

佛說:不行,就一天~!

我說:好~!

佛茫然問到:哪一天?

我說:在我所有朋友活著的每一天~!

佛笑了……說:以後你所有朋友將天天健康快樂 。

2008年9月28日 星期日

好的狀況,壞的狀況


心靈之歌


今天坐在書桌前,想著下星期要報告的書,望著書櫃滿出來的書,就這樣過了30 ~ 分鐘。



拿起了《西藏精神:頂果欽哲法王傳》(現已絕版),印象中法王的這本傳記非常精彩,尤其是最

後的《心靈之歌》更是值得用心細細體會。



翻開書,我順著之前用鉛筆畫的「小星」、「發亮的心」、手寫的「good」等記號閱讀,並決定

把其中的一小小部分放到這裡和大家分享。




好的狀況比壞的狀況更難處理,因為好的狀況更令人分心。如果我們得到一切所欲:財富、舒適

的房子、衣服 ─ 應該把它視為幻覺一般,像是在夢中得到的財產,而不要對它產生一種慣性的執

著。



如果有人對我們生氣,或者威脅我們,我們反而比較容易修忍辱的禪定;如果我們生病了,也比

較容易面對。這些都是造成痛苦的因,而痛苦本身自然會提醒我們想到佛法。



所以說,從某個角度來看,這些困難的遭遇反而比較容易融到自己道途中。但是當一切都很順

暢,也感覺快樂時,我們的心會毫無困難地接受那個狀況。就如同我們全身塗滿了油,執著很容

易在無形中滲入我們心中;它會變成我們意念的一部分。



當我們開始執著於有利的狀況,我們幾乎會開始迷上自己的成就、我們的名、我們的財富。這是

非常難去除的。

2008年9月27日 星期六

換個位子,換個角度


事情的面相


星期三上Linux時因為桌上的電腦不受控制,所以只好移動身體坐到隔壁的空位。

一坐定位,突然發現,“傑克真的太神奇了”怎麼會只是移動一格而已,所有感覺、氛圍、空

氣都是那樣的不同,甚至連阿成老師看起來都跟剛剛不一樣了。



這讓我想到,我們大多數的人每天上下班,都走同樣的路線、選擇相同的交通工具,坐同一個位

置,吃相似的食物,穿風格相似的衣服,看相同的報紙,看特定的電視節目,也習慣以同樣的角

度和觀點來看事情和看這個世界。



記得在三年前,有次和麗璧姐到灌頂法會擔任志工,因為當時我們倆剛皈依什麼都不懂,所以只

能在旁邊主動找可以幫的上忙的機會。現場除了兩位師姐之外其他人都對我們很友善,我發現那

兩位師姐不僅不理我們連其他工作人員她們也不理,雖然由這樣子知道她們並非針對我們,可是

心裡還是不免OS很多下。



仁波切要回不丹的那個清晨,我們一行人跟著到機場送機,為把握住和仁波切相處的時間,大家

就在機場和仁波切共進早餐,陸陸續續的其他沒和我們同行的師兄姐也加入了吃早餐的行列。這

時其中一位不理人的師姐也出現了,在和仁波切行禮之後,她走到我旁邊並微笑蹲下來問我「師姐

妳想要吃什麼?我去幫妳點。」

2008年9月25日 星期四

喇嘛不朽之軀


喇嘛不朽之軀


Dead Buddhist Monk Is Alive
Bumninorn.ru, Feb 25, 2007




前蘇聯韓波寺(Hambo)的住持,喇嘛Itigelov於1927年時辭世,並被封箱安葬,76年後的2002年9


月10日,他的墓穴在他的親友、政府官員與專家共同見証下,被重新挖掘,出土的坐棺是一只普


通木箱,喇嘛 Itigelov以蓮花坐姿,栩栩如生重現世上。 令人驚異的是他的身軀宛若生前,決非


一般乾癟屍體;而是柔軟如棉,肌肉與皮膚保有彈性,關節依然轉動,內部組織完好,容顏如故。


見照片: http://www.buddhistchannel.tv/index.php?id=3,3759,0,0,1,0 在蘇俄歷史上,喇嘛


Itigelov是著名人物,他先在Anninsky Datsan大學就讀,得到醫學與哲學學位,也創立藥理學百


科全書。 1911年他被任命為俄國境內最大佛寺,韓波寺(Hambo)的住持,1913至1917他參與沙皇


的社會改革活動,受邀300週年的Romanov皇室皇宮慶,開啟聖彼德堡的第一座佛寺,1917年5


月19日尼古拉2世頒給予他一座Stanislav獎章。 在第一次世界大戰其間,他創立了Buryat兄弟


會,幫軍隊籌錢糧、衣服、藥品等以抗外敵,並建立以喇嘛醫生為主的醫院以幫傷兵,所以他又


獲得聖安那獎章與其他國家榮譽獎章。 1926年他建議佛教徒離開俄國,因紅軍已到了(他自已並


未曾離開俄國),1927年他75歲,他告訴寺內其他喇嘛要靜坐,他預知時至準備圓寂,不久他就


逝去。 他留下遺書,要求死後依佛教傳統坐缸方式將其裝箱入墓穴,他請求其他喇嘛在數年過


後,將其墓穴開掘,在1955年與1973年寺方曾開挖過又予回埋,因當時是共產政權當政,共党不


容宗教有其存活空間,喇嘛因而不曾告訴外界。 蘇聯共產政權瓦解後,2002年終於開挖並移至


Buryat寺以方便寺方與科學家與病理學家檢測; 政府公告檢測,表示喇嘛肉身保存良好,沒用防


腐劑,所有肌肉與內部組織、關節、皮膚都完好如生。多年過後,Itigelov喇嘛肉身,依然置放於


沒有溫度與濕度空調,並與人接觸的大氣中,至於為何依然不會朽壞,也沒人知道。 過去以防腐


或乾縮方式保存的屍身,在世界各地都有,如埃及木乃尹,基督教的聖徒,共產領導人...等,有


些屍身是保存在凍土中,不過只要接觸大氣立即腐壞。 Itigelov喇嘛肉身,是世上唯一經確認的

不朽身驅,至今既沒生過黴菌也不曾乾縮或腐壞。 喇嘛生前曾說過要


留給世人一個信息,這或許是無言的信息,現今正是我們去了解的時


刻。


Dead Buddhist Monk Is Alive

Bumninorn.ru, Feb 25, 2007

Moscow, Russia -- “Exhumation of the body of Hambo Lama Itigelov took place September 10 th, 2002 on the territory of cemetery near the city of Ulan Ude (Russian Federation). He died and was buried in 1927 and the exhumation was performed in presence of relatives, officials, and specialists”.
This was the information that appeared in Russian mass media regarding Buryat Lama who was exhumed from the grave in the beginning of the 21 st century. The grave contained a wooden box and there was a sitting Buddhist lama in ‘lotus’ pose. His body was preserved as if it was mummified, however it was not. Soft muscles and skin, folding joints. The body was covered with silk clothes and fabric.
Hambo Lama Itigelov is a real person quite well known in Russian history. He studied in Anninsky Datsan (Buddhist university in Buryatia, nowadays there are ruins only) and obtained degrees in medicine and philosophy (on the nature of emptiness), he created an encyclopedia of pharmacology.
In 1911 Itigelov became a Hambo Lama (the head of Buddhist church in Russia). During the period from 1913 till 1917 he participated in social actions of the Tsar, being invited to 300-year anniversary of Romanov’s house, opened the first Buddhist temple in St. Petersburg, and Nikolai II gave him St. Stanislav award on 19 th of March, 1917.
During the First World War Itigelov created and inspired the organization called “Buryat brothers”. He was helping the army with money, meals, clothes, medicaments, he also built a set of hospitals with lama doctors helping wounded soldiers. For that he got St. Anna award and others.

In 1926 Itigelov advised the Buddhist monks to leave Russia, since ‘the red teaching was coming’ (Itigelov himself never left Russia). In 1927, being 75, he told lamas to begin meditation, since he said he was preparing to die. Lamas did not want to perform this meditation because Itigelov was still alive. Thus, Itigelov began to meditate by himself, lamas joined him and soon he died.
Ititgelov left a testament where he asked to bury him as he was, sitting in lotus pose in the cedar box on traditional cemetery. It was done. There was also a statement, where he asked other monks to exhume him after several years. (This is the exciting point – this means he knew that his body would be preserved). This was done in 1955 and in 1973 by Buddhist monks but they were scared to tell everybody about this, since communist regime did not leave any space for religion in society. Only in 2002 the body was finally exhumed and transferred to Ivolginsky Datsan (a residence of today’s Hambo Lama) where it was closely examined by monks and, which is now more important, by scientists and pathologists. The official statement was issued about the body – very well preserved, without any signs of decay, whole muscles and inner tissue, soft joints and skin. The interesting thing is that the body was never embalmed or mummified.
Two years passed. Itigelov’s body is now kept open air, in contact with other people, without any temperature or humidity regimes. How Itigelov keeps this condition, nobody knows.
This is the ONLY KNOWN AND CONFIRMED CASE OF IMPERISHABLE BODY throughout the whole world. Embalming and mummifying is well known among different nations and peoples – Chili (Chinchora), Egypt mummies, Christian Saints, communist leaders and others. Some bodies were found in permafrost, however when they contacted with oxygen atmosphere they perished within several hours.
However, there are descriptions of such things in Buddhist texts, but there are no confirmed examples. Well, now there is.
For two years after the exhumation of Itigilov’s body it does not perish nor decay, no fungus, no negative things happen to it. Itigelov said before he died that he left a message to all peoples on Earth. This message contains no words. Now it is our turn to understand it.

2008年9月23日 星期二

人生翹翹板


很棒的比喻

很貼切的寫照












想站的更高!!




如果你想要站在高處
還有另一種辦法:
就是有人在翹翹板
的低處支撐著你.......
也許是家人是愛人或是........
被你幹掉的敵人

2008年9月19日 星期五

我與巴楚仁波切的第一次相遇


相遇



與巴楚仁波切的第一次相遇是「有次在台北中心,無意中看見桌上闔放著一本又破又舊的小本

子;封面寫著藏文,雖然是看不懂,但還是隨口問了KhenpoKhenpo你在看這什麼書啊!巴楚仁

波切的書,雖然看起來簡單,但我每看一次就有一次不同的感受,非常好看,所以我會經常把它

拿出來重讀。Khenpo這樣回答我,然後突然起身走開。



過了一會,見他拿了一本書名《The Heart-Essence Advice on Two Ethics》的書出來,妳拿回去

看吧!他這樣跟我說。當時我的臉不曉得有沒有出現三條槓,但我的心是在吶喊的,天啊!英文

耶!對我來說不是跟無字天書一樣嗎?雖然心裡在吶喊、嘀咕著,還是嘴上說謝謝!手上接過了

那本英文天書。



一個月、兩個月時間很快地就這樣過去,又到了讀書會的日子,一踏進門還沒來得及開口 say

hello,Khenpo就先開口問,等一下要不要把妳讀巴楚仁波切那本書的心得,說出來和其他師兄、

姐分享?什麼?分享?“我沒準備耶!可不可以下次再分享?我近似哀求的跟他說,當然這件事

就這樣被我給蒙混過去了。



回家之後自己想了想,除非都不再去雪謙,不然還是一定要讀吧!於是拿出我參加聯考時打死不

退的奮戰精神,一句一句從自己認識的英文單字開始,然後查閱字典,及網路的佛法翻譯,終

於,這本英文天書,總算還是讓我看完了。」

封面進化論


進化史


初步構想:使用色彩、構圖簡單的插畫或水彩畫表現。


第一個作品的初稿(未完成)


◎ 比較類似中國山水畫的感覺




溝通:緊急與封面設計師再次的溝通。


◎ 這張作品因為老者比較像和尚不像喇嘛,所以要求更改。(還未更改版)



雖然還未更改但我還是先將這張封面設計mail給經銷商。

因為很喜歡這個封面,所以有想要把封面圖案向內延伸的計畫,

(ex:想在封面暗藏一座極小的喇嘛寺,而寺廟的詳細樣貌可以讓讀者在書中的某一頁發現。)

希望賦予《遇見‧巴楚仁波切》這本書,不同於一般藏傳佛教書籍的特色。



在發出mail給經銷商的隔兩天,我接到了經銷商要求封面重新設計的電話,理由是;放在書店不

顯眼容易被忽略,沒有藏傳佛教書籍的感覺,沒有偉大神聖的感覺、太過雲淡風清了,這是在我

百般追問下得到的答案。當時雖然是酷熱的7月但我的心從頭涼到腳。



經過和經銷商一番的溝通後,我發現我的選擇有

1.不管如何堅持原封面

2.由原本的黑灰白白色調更改為繽紛多彩的顏色並加入代表藏傳佛教的圖騰

3.重新設計一個封面。

因為這件事情對我來說有些難以抉擇,於是打電話到不丹詢問Khenpo的意見,他跟我說:「看妳

覺得怎樣好就決定怎樣。」聽他這樣說完,我是更加難決定,只好再問問婉俐、慧齡其他專業人

士的意見。




新封面的產生

選擇當時最火紅的國家不丹實景拍攝。














2008年9月18日 星期四

為何是《遇見‧巴楚仁波切》?



書名

在決定《 The Heart Essence Advice on Two Ethics 》將以中、英對照形式出版後,接下來就

是最讓大家傷腦筋的,取書名部份。


也許因為這是我第一本靠自己讀完的英文書,所以一聽到要取書名,對這本書的記憶就像一部熟

悉的電影,故事情節一幕幕的浮現在我的腦海中。依著這些畫面,開始思考著適合此書的書名。


從「點石成金」、「遇見智者」.........到最後決定的《遇見‧巴楚仁波切》,命名的想法是,希望

所有閱讀此書的人,都能透過此書依照自己個人的需要,獲得如同巴楚仁波切親自授予的教導和

忠告。


就如同書中的男孩,因為偶遇了智慧老人,才重新打開他的視野並獲得新的人生體悟。

2008年9月17日 星期三

頂果欽哲法王傳DVD



西藏精神

The spirit of Tibet

The life and World of Dhyentse Rinpoche



DVD第一單元由賴聲川中文口述

DVD第二單元由李察基爾英文口述




讓我們深入二十世紀最被尊敬的上師之一頂果欽哲法王( 1910~1991 )的生命與世界。頂果欽哲法

王不但是禪修大師,同時也是作家和詩人。對於任何有幸接觸到他的人,他成為極大的精神支

柱。頂果欽哲法王遍佈世界各地的弟子包括達賴喇嘛。


這獨特的錄影紀錄道出頂果欽哲法王的故事,從他出生,流亡西藏之外到他決心保存並廣傳佛

法,到他圓寂.......到轉世。他的生平帶著我們走向一個旅程,掀開西藏藝術、儀式、哲學,和神

聖舞蹈的奧祕。


除了拍攝到西藏、不丹和尼泊爾罕見的地區之外,本片包含達賴喇嘛的專訪,在訪問中,達賴喇

嘛懇切的論及到自己的心靈生活。




2008年9月16日 星期二

覺醒的勇氣



阿底峽之修心七要


作者:頂果欽哲法王 Dilgo Khyentse Rinpoche

總召集:賴聲川

審定:蓮師中文翻譯小組

譯者:賴聲川



頂果欽哲法王是藏傳佛教最偉大的上師之一,集詩人、學者、哲學家和禪定大師於一身,弟子遍

西藏及世界各地。在一九九一年圓寂的前一年,仁波切在法國多荷冬授予一連串的開示、灌頂和

心意傳承。其中,以《覺醒的勇氣》尤為獨特重要。仁波切根據他個人一生的修行經驗,以及弟

子的不同根器來教導論釋,讓每一位參與者都能走向究竟的內在平靜與自由。


這個修心法教是由印度大師阿底峽尊者入西藏,是整個藏傳佛教的核心,也是二千五百年來,所

有佛教國家上師的心要。


它是所有傳承的入門、捷徑和成果。它是過去上師們的覺受之果,順應時代潮流,可以很容易地

融入日常生活之中。它所帶來的利益,正符合我們最迫切的需求。透過這個修心法教,我們可以

培養一顆善良的心、一種慈愛的態度,以及自由。




何謂修心七要?

修習菩提心的根基:思量人身難得、死亡無常和輪迴過患。

菩提心:達到覺醒的不敗法門。

把逆境化為覺醒道路上的資糧。

讓修行成為一種生活方式。

修心進步的衡量標準。

修心的承諾。

修心的指導。




如意寶


上師相應法


作者︰頂果欽哲法王Dilgo Khyentse Rinpoche

文字總召集︰賴聲川

審定︰蓮師中文翻譯小組

譯者︰丁乃竺


因循藏傳佛教的傳統,對心靈導師的虔誠心及信心,是成就覺醒不可或缺的要素。


依著第十八世紀聖者持明吉美林巴( Rigdzin Jigme Lingpa,1792~1897 )所撰述的上師相應法( Guru Yoga )之修持教義,頂果欽哲法王( H.H.Dilgo Khyentes,1910~1991 )在本書中,著力於傳授上師相應法( Guru Yoga )的虔誠心修行,也就是與上師的覺醒心合而為一。


在藏傳佛教的寧瑪巴中,頂果欽哲法王不僅僅是位受崇敬的禪師與學者,也是《證悟者的心要寶藏》( The Heart Treasure of The Enlightened Ones )的作者。



上師宛若如意寶,遂順爾等之懇願,賜予覺醒諸功德,
上師宛若慈父母,無私平等愛眾生,亦如慈悲之浩川,
屹立世法之山巒,不因煩惱而動搖,亦如雲雨舒慟惱。


上師等同諸佛陀,任何與彼之結緣,目賭身影或聞聲,
思憶彼或觸彼手,均得引導趨解脫。


全然對師以信賴,此乃覺醒真實路,師之慈悲與智慧
融化我等之障蔽,燦然佛性得綻放。

修行百頌


在俗世修行的101個忠告


作者︰頂果欽哲法王Dilgo Khyentse Rinpoche
文字總召集︰賴聲川
審定︰蓮師中文翻譯小組
譯者︰項慧齡



《修行百頌》是十一世紀的偉大學者帕當巴.桑傑的心靈證言,由頂果欽哲法王加以論釋。帕當巴停留在西藏和尼泊爾邊境的聽瑞地區很長一段時間,擁有無數個弟子。有一天,一個親近弟子在久違之後,抵達聽瑞,看到上師如此年邁而感到非常悲傷,於是他問:「勝者,當你離開這個世間的時候,毫無疑問的,你將從一個淨土到另一個淨土,但我們將會如何?我們能夠信任誰?」


面對熱淚盈眶的弟子,帕當巴在圓寂之前教導了修行百頌。


《修行百頌》意義深奧又簡明易懂。誠摯認真的修行者將發現,這些偈頌中的所有教導,都是正統佛法修持不可或缺的精髓。



【推薦】

金剛持楚西仁波切

頂果欽哲仁波切對《修行百頌》做了精采的闡述。它是一本非常重要的論著,乃甚深中之甚深話語。各行各業的人,無論是佛教徒與否,都應該閱讀、研究這本傑出的著作,並付諸實修。


【推薦】

雪謙‧冉江仁波切

本書是金剛持頂果欽哲仁波切針對帕當巴‧桑傑的《修行百頌》所做的論釋,為努力在俗世中依循佛法的人提供了指引。數世紀以來,許多弟子研習這本《修行百頌》,它完整概述了西藏佛教的修持之道,十分貼近我們的生活。





2008年9月15日 星期一

2008年9月14日 星期日

書架


館藏

頂果欽哲法王文選

頂果欽哲法王 Dilgo Khyentse Rinpoche 著

01‧修行百頌
項慧齡 譯

《修行百頌是》十一世紀的偉大學者帕當巴‧桑傑的心靈證言,由頂果欽哲法王加以論釋,意義深奧又簡明易懂。

02‧覺醒的勇氣
賴聲川 譯

本書是頂果欽哲法王針對「修心七要」所做的論著。「修心七要」是西藏佛教所有修持法門的核心。

03.如意寶
丁乃竺 譯

依著第十八世紀聖者持明吉美林巴所撰述的上師相應法之修持教義,頂果欽哲法王在本書中,著力於傳授上師相應法的虔誠心修行,也就是與上師的覺醒心合而為一。

04.你可以更慈悲
項慧齡 譯

本書是法王頂果.欽哲仁波切針對藏傳佛教最受尊崇的法典「菩薩三十七種修行之道」所做的論釋。


雪謙精選大師系列

01‧遇見‧巴楚仁波切 (中英對照)
Patrul Rinpoche 著

這本書是針對各種年齡層,尤其是針對年輕人所寫倫常忠告。作者以一個年輕人和一個老人的對話的形式來撰寫。這個年輕人充滿驕慢,輕蔑他人。那個老人經驗豐富、性情柔和、充滿智慧,他告訴年輕人,當他年輕時,他比年輕人更英俊聰穎。老人的話讓年輕人感到震驚。
然後,老人讓年輕人平靜下來,領著他狂野的心進入道德倫常的優美之中。


典藏系列

西藏精神—頂果欽哲法王傳(DVD)

第一單元由賴聲川中文口述
第二單元由李察基爾英文口述


履歷


雪謙文化履歷



1996年當雪謙佛學會在台灣成立之後;尊貴的 雪謙冉江仁波切,就一直希望能將聖者頂果欽哲仁

波切一系列文集翻譯成中文並出版發行,讓佔全世界最多人口的華人世界,也能分享頂果欽哲仁

波切盡其一生修行所成就的智慧寶藏。



於是在冉江仁波切及及知名法籍喇嘛 馬修˙李卡德的號召下,由著名的劇作家及名導演賴聲川教

授所帶領的蓮師翻譯小組(Padmakara Translation Group)之中文翻譯小組「賴聲川、丁乃竺、

楊書婷、劉婉俐、項慧齡」,開始展開龐大的翻譯工程。



2001年第一本文集「頂果欽哲法王傳」出版,由於內容精彩加上豊富的珍貴照片,獲得熱烈的回

響。

2003年第二本文集《嗡嘛尼唄美吽》(譯者:劉婉俐)及第三本文集《成佛之道》(譯者:楊書婷)

陸續出版完成。同樣也是獲得相當多的好評。



2005年4月起雪謙文化出版社陸續推出


頂果欽哲法王文選

1.《修行百頌》〈Hundred Verses of Advice〉譯者:項慧齡

2.《覺醒的勇氣》〈Enlightened Courage〉譯者:賴聲川

3.《如意寶》〈The Wish-Fulfilling Jewel〉譯者:丁乃竺

4.《你可以更慈悲》〈The Heart of Compassion〉譯者:項慧齡



精選大師系列

1.《遇見‧巴楚仁波切》〈The Heart Essence Advice onTwo Ethics〉巴楚仁波切 著

2.《大藥 - 戰勝視一切為真的處方》雪謙‧冉江仁波切 著 〈11月即將出版〉( 書名暫定 )

你可以更慈悲


你可以更慈悲

頂果欽哲法王說明(菩薩37種修行之道)


作者︰頂果欽哲法王Dilgo Khyentse Rinpoche

文字總召集︰賴聲川

審定︰蓮師中文翻譯小組


譯者︰項慧齡



《你可以更慈悲》是法王頂果‧欽哲仁波切針對藏傳佛教最受尊崇的法典《菩薩三十七種修行之

道》所做的論釋。《菩薩三十七種修行之道》是由十四世紀的嘉瑟‧戊初‧東美所著。這個精簡

甚深、由三十七個偈頌所構成的詩篇在藏語世界中家喻戶曉,並且從數個世紀以來,已經為無數

的修行者帶來巨大的利益。



《菩薩三十七種修行之道》容易背誦,是整個菩薩道的摘要,被認為是大乘佛教另一部重要著作

《入菩薩行論》的精華,並且一直是藏傳佛教所有傳承偉大上師教授和論釋的主題。

頂果‧欽哲仁波切的論釋汲取了他無比深刻的智慧和經驗。最重要的是,這些論釋是為了那些想

要把這些教授在日常生活中付諸實修的人所設計。



【推薦】


寧瑪派—白玉傳承,貝諾法王

三時諸佛之心子、烏金蓮師之紹裘、空性了義之金剛總持—此依估主 頂果欽哲法王的金剛語偈誦


文集,我等福德具足的弟子眾,僅僅見、聞、憶即能淨除無明昏闇,種下解脫種子。

稀奇珍貴的法語近來集結成冊,見聞者三毒與妄念止息,善惡取捨無誤,證得如蓮花盛開的大

智,對於今生與來世有增廣的善德。願此功德力能促進世界和平、眾生吉祥!


【推薦】


寧瑪派–多傑札傳承,達龍哲珠法王

眾所皆知的佛子---銀水(嘉瑟.戊初.東美)尊者著作之一切菩薩所應修持「菩薩37種修行之

道」,乃是為了利益一切追尋解脫者,粹集「菩薩藏」所說言教,清楚講說,修學一切佛子菩薩


行持之典籍。 如果每一人都能夠聽聞與思惟前譯派教法,明燈---估主 頂果欽哲法王.饒薩達瓦著


作的《你可以更慈悲》之宗旨解釋,必然可以明白所有「菩薩藏」之主旨,增長一切善相,敬請

各位知曉。


【推薦】

快樂學作者–馬修.李卡德

大乘修道最啟發人心的教法之一,它觸及佛教修行的核心。









2008年9月13日 星期六

用15秒打開對方的「耳朵」


交涉力

作者: 大串亞由美

向第一次見面的人做自我介紹,是打開交涉之門相當重要的一步。

想讓人感覺「想聽聽看」,其實,只要十五秒就足夠了。
相反地,如果不能用十五秒把對方耳朵的「耳洞」打開,抓住對方的心,不論多棒的自我介紹,對方只會當成耳邊風。

但是,為什麼是「十五秒」呢?
因為那是人可以集中精神傾聽最長限度的時間。

也許有人以為只不過就是十五秒嘛!話說回來,人,其實「不太聽」他人說的話。

相信許多人對十五秒的長度沒有概念,譬如像這樣說:
「謝謝,謝謝。今天各位在百忙之中,我耽誤大家時間,實在抱歉。敝性○,我是○○公司接○○工作的人,負責服務貴公司。啊,我能力還不夠,可能有服務不周的地方,我會努力,請務必多多指教......」
用相當快的速度,一口氣說完,大概就花了十五秒。
但是,這樣的介紹讓人搞不清楚你是什麼樣的人,也不會留下印象,是令人倇惜的自我介紹。

如果可以事先好好準備,在十五秒內,你可傳達相當多的訊息。
至於要準備什麼、如何準備?讓我介紹一些技巧。

自我介紹時,重要的是讓對方知道你是什麼樣的人、有什麼技術、知識和優點。十五秒的自我介紹,要包括下面五個步

1. 開場白的寒暄
2. 報姓名
3. 賣點
4. 目標
5. 結語

﹝賣點﹞

不論是誰,都具備幾個賣點,從中好好想一想「今天應該傳達什麼賣點」,然後下決心鎖定一個。此外,也要注意表達的方式。
X「也許沒什麼大不了,但是老實說,我有MBA.......」
光說「沒什麼大不了」這句話,就給人不愉快的感覺。想要自我宣傳,不要拐彎抹角。
O「我想對工作有幫助,所以去唸了MBA。」
O「我在這一個領域,有三年的經驗。」
O「我對處理數字的工作很拿手。」

﹝目標﹞

你的目標是你想表達出什麼姿態。
X「今天只是先拜個碼頭....」
如果你聽到別人這麼說,你會不會想:「那你就趕快請便吧!」人家可沒有時間和你閒聊。
O「想告訴你新產品的優點。」
O「我給你帶來特別的提案。」
O 「我對統計分析頗拿手,我能從最新的數據資料,告訴你如何用在促銷活動。」

只要讓對方看到目標與賣點的關係,你說的話就會自然地滑入他的耳中。

因為只有十五秒,不要多說藉口或謙虛的話。

你如果是聽者,喜歡聽「不好意思」的話嗎?在自我介紹中,「不好意思」絕對禁用。










2008年9月11日 星期四

9月新書


遇見‧巴楚仁波切

作者:巴楚仁波切

譯者:項慧齡

審定:劉婉俐

** 賴聲川、丁乃竺聯合推薦



宗努洛登,天資聰穎,秉性良善,幼年時父母雙亡,沒有人給他良好的忠告,因而誤入歧途,結
交損友,從事偷盜、欺瞞等粗魯的行徑。

這一天,宗努洛登走在路上,遇見一位白髮蒼蒼的老人拄著拐杖,步履蹣跚地行走。
他看著老人,邊笑邊說:

今晨你來自何處?
今晚你要去何處?
給我一個明確的回答。

老人瞪大眼睛對著那個男孩說∶
哈!哈!從你輕蔑、趾高氣昂的樣子看來,
你似乎年輕而驕慢。

今晨我來自輪迴城。
今晚我要前往解脫島。

男孩震驚地心想∶「聽他說話的樣子,似乎是一個博學多聞的老者。」
於是請求老者告訴他多一些事情
......

老人說:

如果你希望居於高位,就要採取較低的位置;
如果你希望勝利,你必須接受失敗。

不論你看到什麼,上或下、好或壞,你都不應該過度喜愛上位者,或過度厭惡下位者,因為痛苦
與快樂、好與壞都會發生在你身上。上位或下位、快樂或悲傷、富裕或貧困維持一輩子,是罕見
的。

維持長久的和諧是罕見的;
富人終身快樂是罕見的;
學者從未犯錯是罕見的。

又說∶

今天,人們讚揚一個人的時候,可以把那個人捧上天。批評一個人的時候,可以把那個人打入地
底。人們不知道如何行止得宜。這是心胸狹窄的過失。

不要太快讚美一個陌生人;
不要太快對朋友表達快樂或不悅。


「即使是優秀的喇嘛和首領,也會有一些不善的品質。即使是小偷、乞丐等惡人中,也會擁有美
好品質之人。但是我們必須找出哪些人具有比較多的美好品質,哪些人有比較多不善的品質。話
說:

具有美好品質而沒有粗劣品質的人是稀有的;
長得挺直而沒有節瘤的樹木是罕見的;
經過鍛鍊的鐵既銳利又柔韌是稀有的。」

男孩專心聽著老者的教導。

結束後,宗努洛登向老人頂禮,此刻他心中充滿了前所未有的喜悅、快樂和信任。